学院各系、各专业负责人、全体教师:
为顺应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现就推进专业建设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接国际工程教育标准,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二、主要任务
(一)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1. 加强计算思维训练,在各专业课程中增加计算方法和工具应用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运用现代技术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2. 注重创新思维培养,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要求学生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提升跨文化协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多样化团队合作情境,培养学生理解尊重文化差异,提高团队协作效能。
(二)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
1.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分析工程问题时综合考虑环境、经济、社会等可持续发展要素。
2. 在工程设计方案论证中,要求学生全面评估全生命周期成本、碳排放、法律法规和伦理要求。
3. 在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工程实践对健康、安全、环境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影响的能力。
4. 人文社科类课程要加强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阐释,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观。
三、工作安排
(一)各专业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国际工程教育标准,全面梳理现有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于10月底前完成修订方案制定工作。
(二)11月至次年1月,各专业完成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确保2026年春季学期开始实施。
(三)学院将组织专家对各专业修订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定期开展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活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教师培训,组织开展专题教研活动,帮助教师掌握新的教学要求和方法。
(二)推进教学改革,鼓励教师采用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三)深化产学合作,拓展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工程实践机会。
(四)完善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质量监控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各系、各专业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工作依据
(一)国际工程联盟(IEA)发布的《毕业生要求与职业能力框架》(GAPC2021)
(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UN-SDGs)
环境与生态学院
2025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