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学院要闻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巡礼丨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环载天下,土承未来,培养新时代环土英才
发布时间 : 2023-08-14     来源: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文:张衍,审核:王新华   点击量: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成立于2007年,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与博士后流动站,资源与环境、土木水利两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具有从学士、硕士、博士到博士后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下设环境科学系、环境工程系和土木工程系,拥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土木工程三个本科专业。环境工程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特色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和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建设点,两次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环境科学专业为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两个专业以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任务,立足高度产业化的太湖流域,围绕水、固、土、气等各环境要素开展污染过程与机理、控制与修复技术、模拟与管理等全方位的研究。土木工程专业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顺应土木工程行业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和绿色化的趋势,紧密结合学科前沿和地方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结构工程和环境岩土工程两个方向形成鲜明的特色。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专业的历史沿革


学院秉持“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有特色、重实践、国际化”的专业建设思路,树立“环土英才,建设未来”的质保理念,以“追求卓越、顶天立地,与时俱进、勇担使命”作为质量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工科卓越人才。


一、坚持立德树人,践行三全育人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党建+组织育人、党建+管理育人、党建+文化育人,坚持五育并举,出台了《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获评江南大学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创建单位。

学院抓牢第一课堂、扩展第二课堂、开辟第三课堂,形成三维立体多角度课程思政模式。抓牢课堂教学第一课堂,将思政元素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案课件编写等各环节。设立了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培育计划,以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为立足点,鼓励专业任课教师与思政课专任教师、基层党支部联合申报和推动教学改革项目实施。充分发挥“教师育人工作室”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对青年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政治引导。

师德师风教育与课程思政研讨

拓展实习实践第二课堂。实施以“专业引导+实习实践管理”的教学模式,采用校企联动等方式,建设劳动与创新实习实践基地,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开辟第三课堂,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开展“杏坛听语”等讲坛,开设“大国工匠面对面”等系列讲座,阐释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引导新生为主体,参与“后勤学校”厨艺课堂、生活课堂、咖啡课堂、园艺课堂等活动,增强劳动体验,提升劳动技能。响应生态文明建设号召,每年组织环境污染普查、太湖水域监测、环保科普进学校等劳动实践,打造新工科劳动教育实践品牌。加强家校联动劳育,打造感恩劳育品牌。

“杏坛听语”和“知行合一”讲坛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学院打造了院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房屋建筑学》获评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环境工程专业获评校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入心·去形·显特色’—环境工程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建设与实践”获江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结构创新”教师育人工作室获批校级课程思政先进教学团队,“环境工程系”和“结构力学课程群教研团队”获批校级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点。大别山扶贫实践团队获评全国“千校千项”最具影响力好项目、“E路黔行”生态脱贫实践团队获评省级优秀团队。

环境工程专业获评江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专业

二、推进卓越教学,提升育人质量

学院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紧扣国家发展需求,持续提升卓越教学,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卓越教学主要举措

立德树人,以本为本,改革培养模式。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强调应用能力、产业化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建设“导师制”、“小班化”、“国际化”、“卓越化”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具有江南风格、创新思维、全球视野的一流本科人才。环境工程专业已通过工程认证并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环境科学专业获批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学院坚持培育高水平教学成果的导向,引导教师在教研教改方面的投入。近三年,学院教师取得各级教学成果奖8项,主持含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和江苏省教改重点项目在内的教学改革项目13项。

教育部新工科教改项目和江苏省教改重点课题

目标引领,聚焦金课,强化课程建设。学院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推动课程教学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融合,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和线上教学资源,通过教学能力、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建设实施“金课”推进计划。以《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水污染控制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等课程为试点,改革考核方式,推进教育创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近3年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2门、江南大学一流本科课程7门。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双语)》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

严选标准,明确程序,加强教材管理。严格把关教材出版和选用审批程序,鼓励教师选择国家各类优秀教材,提升新教材选用比例,积极推进教材建设,鼓励教师开展优秀教材建设并创造条件加大优秀教材奖励力度。近三年学院出版优秀教材7部。

近三年学院教师出版的优秀教材情况一览表

以研促教,资源共享,着力平台建设。学院建有江苏省厌氧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物质能工程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与基地。面向本科学生实验及实践性环节教学进行开放,使实验教学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实施导师制,二年级学生可进入指导老师课题组,参与创新实验训练与研究。同时,鼓励学生申报各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支持参加包括大学生挑战杯在内的各类学科竞赛。2020-2022年已获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0项,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15项,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48项,江苏省优秀毕业论文2篇,“互联网+”、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等A类竞赛获奖19项,B类竞赛获奖89项。

2022年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1金1铜


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

开拓渠道,加强交流,培养国际视野。学院通过开拓交流渠道,引入激励机制,推动学生国内外交流活动的开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走出去、引进来”本科生国际交流体系。组织本科生海外科学研究实践专项,交流形式紧密结合海外学术体验,涉及到与国际学术大师面对面交流、参观世界一流科学实验室、与国外学术开展学术探讨等多种项目,广受学生好评。2020-2022年,与新加坡国立大学、韩国仁济大学、爱尔兰国立高威大学等海外高校合作开展海外交流项目,海外交流交换27人次。

学生参加海外交流

三、深化产教融合,着力卓工培养

构建“引企入教—教研结合—协同管理”三阶段渐进式校企共生共轭合作模式。引入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参与人才培养,将企业先进的生产、服务、运营、技术体系转化为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教研结合、产学融合,以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为载体,实现校企资源共享、技术共享、人才互补,促进校企协同发展。企业进入董事会,参与教学管理,实现校企协同管理。

通过校企双方签订实习基地协议,规范实践过程,保障实践教学的稳定开展。通过学院董事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管理、质量评价及效果改进等过程,使企业植根于专业发展体系。通过校企协同科技创新与人才优势互补,促进校企共生发展。

“引企入教—教研结合—协同管理”三阶段渐进式校企共生共轭合作模式

董事会单位列表

创建双通道人才培养模式。从行业实际出发,构建“学科协同创新、校企合作和国际联合培养”三大实践平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结合,形成“加强交叉,注重实践,力求创新、面向全球、服务行业”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理念,全面打造行业需求为结果导向的双通道人才培养模式。

双通道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和平台。与30余家优质企事业共建实践基地群,充分利用企事业生产、技术、管理及研发平台,实现空间和资源共享;构建基础技能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和工程实践训练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工程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以产出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平台。

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和实习基地群

打造优质实践型的教学团队。聘请30余名企业和行业专家作为专业和实践课程的外聘教师;在校外实训期间,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共同指导和监管学生完成校外实践。聘请10余名海外名师,来校或线上给本科生授课和讲座。以省人才计划,如省科技副总为契机,遴选和造就一批实践型师资力量。

优化教学质量与培养效果评价体系。全面引入行业知名企业评价培养效果,最终形成课程教学辅助评价、实验内容协同评价、实践实训主体评价、毕业生质量核心评价的递进式产出导向的教学质量和培养效果评价体系,委托合作企业全面评估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反馈指导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递进式产出导向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近3年,学院本科生在国家级和省级各类竞赛获奖108项,发表学术论文20篇,申请发明专利54项。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将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以评促建、以评促强,持续提升学院教育教学水平,奋力书写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我国环境科学与工程和土木工程领域培养一流的新工科卓越人才。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910932

服务邮箱:see@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