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无锡7月31日电 (通讯员 何涛)安徽金寨,被誉为“红色摇篮,将军故乡”,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是红四方面军、红25军的主要发源地,曾诞生59位开国将军。为感受红色情怀,发挥专业所学、助力老区脱贫,近日,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大别山扶贫调研”实践团队师生6人一行来到金寨,调研老区扶贫建设。

大学生们与扶贫干部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渝 摄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感人肺腑的话,深深感染着现场参观的师生。
红二十五军军政机构旧址寂静简朴,革命历史博物馆雄伟壮观,红军纪念堂庄严肃穆,烈士纪念塔高耸矗立,静默无声,诉说着金寨革命英雄的丰功伟绩,氤氲着浓郁的红色氛围,昭示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情怀。参观学习过程中,大家仔细观看,细细聆听,认真体会,面向革命烈士纪念塔重温入团誓词。 大一学生刘美婧说:“金寨英雄们坚定跟党走,不怕牺牲,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震撼着我。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也要坚守青春初心,紧跟党走,为实现中国梦接续奋斗!”

参观金寨革命历史博物馆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渝 摄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实践是理论的源泉。实践团队的大学生们汲取革命传统文化的红色基因,化为用脚步丈量青春的力量,积极投入到扶贫调研的“火热”行动中。
“爷爷,您好!我们是开展扶贫调研的大学生。”大学生们沿着蜿蜒曲折的乡间小道,顶着烈日,走进一户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热情地与村民们介绍自己。实践团队的大学生们追寻红色足迹,不仅来到了金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深入六安裕安区吴巷新村、金安区徐郢村、金寨小南京村等多个山区贫困村,走村入户、座谈交流,调研精准扶贫,了解国情社情。
“在调研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国家扶贫政策好,扶贫干部们干得用心用力,村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我愈发感受到,我们的国家必须要有党的坚强领导,才会有更美好的未来。”在与农村扶贫专干们座谈交流的时候,实践团队队长张磊同学说道。精准扶贫的攻坚战还在进行,乡村振兴的宏伟战略正在悄然开启。他还深情地说道,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决心毕业所成后投入美丽乡村建设。
为了在调研实践中发挥自身所学,服务社会,团队中环境工程专业的2位同学在农村调研过程中开展水体土质检测,分析制定适合当地水土环境的种植方案,组织科技支农宣讲等活动。此外,同学们还结合十九大理论宣讲,面向社会民众和学生群体开展多次问卷调查,宣传党和国家的精准扶贫及小康社会建设相关政策。
原文链接:http://sxx.youth.cn/jxqc/sjjs/201807/t20180731_11685091.htm